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生活 > 生活

生活

陶笛

分类: 生活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1-21

阅读 :415

陶笛(又称洋埙),音色圆滑清脆,悠扬飘逸。在台湾通称为陶笛,美国人俗称为甜番薯,日本则又称为土笛。在西洋的音乐上被归为长笛类乐器,不同的是陶笛呈球状或蛋形,不同於大部分呈管状的长笛类乐器。发声上虽同属於边棱音乐器,但却是闭管式的,不像其它长笛类是开管式。早期的陶笛的材料是用泥土、骨头、果壳等天然材料,现在多用陶瓷制作,也因此有了陶笛这个名字。

现在见到的陶笛,早在 7000 年前或更早的时间已经出现,而且经历千载的演变,在中国、南美洲和欧洲等地都发展出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来。最早应是受到南美洲的阿兹提克和马雅人做出仿鸟鸣乐器的影响,自公元6世纪,开始在仪式进行中配带陶笛在身上,成为祭典中的重要角色,但当时的功能仍属於装饰而非音乐。後来公元1300年时由南美传到英国,英国改用羚羊角封口制作成了一种叫Gemshorn的直吹乐器。後来1853年一位义大利音乐家Giuseppe Donati发明了一种10孔的类似小鹅的乐器,也替这项乐器取了一个义大利名字ocarina(意为陶制的卵形笛)。ocarina这名称现在被我们用来做为陶笛的通用名称,当时也奠定了用7种不同尺寸组成的陶笛乐团,主要演奏古典和歌剧的曲子。

到了1900年,在美国开始风行这项乐器,像番薯的形状,使它获得了甜番薯这个名称。在1940年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军队为了提高士气,在军队中广发用塑料做的陶笛,并且改为8孔的形式。同一时期的日本,在1928由日本人明田川孝先生改良义大利式的陶笛,成为12孔的陶笛。一直到现在,陶笛仍为日本普遍可见的乐器。到了1960年在英国由一位音乐家John Taylor发明了4孔的陶笛,可以吹奏一个8度音,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圆球形陶笛。後来一位雕塑家Barry Jenning依Taylor的4孔改良为最多可以到7孔的陶笛。除此之外,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奇形怪状和设计新颖的陶笛。

台湾近十年才开始陶笛的发展,早期的陶笛大多是没有音阶的装饰品,直到1990年,蔡宗瀚师父开始研究如何制造有音阶的陶笛之後,後来陆续才做出具有音阶的陶笛,经过多年来的经验和精心制作,再参考英式陶笛的设计为基础,发展出有台湾自己特色的陶笛。目前在台湾制造陶笛的师父相当多,现在制作的陶笛除了 6孔(英式)和 12孔(日式)两种主流设计之外,更有自创指法的是诚陶笛,在音色、音准及美感上,都渐不输日本所产的陶笛,相信将来,陶笛在台湾也能成为一种普遍的乐器。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6%E7%AC%9B" http://.ocarinahk/html/discovery/discover.htm

下一篇:如何去除水垢 怎样去除水垢 去除水垢的方法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雕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