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古蹟本体】:日据时期建物(含快滤桶室、旧办公室、旧检验室、火力发电机室与加压送水室、净水池、量水室暨检验室、水质检验室等)。
【古蹟位址】:台南县山上乡山上村16号等
【公告文号】:台南县「原台南水道」业经内政部於94年9月29日以台内民字第09400706090号公告指定为国定古蹟。
【历史文化意义】:
1. 西元一九二二年竣工之「台南水道」,从日治到战後持续使用未曾间断,见证着-自来水工程之演进过程,在产业文化史上系属重要史证。
2. 就机能类别、建筑形制、整体环境,与-自来水之发展,都有其对全-之重要意义。
3. 水厂设施保存完整,见证产业文化;净水池具特色及稀有性。
4. 表现台南县、市间之依存关系;建筑物精致独特。
5. 腹地及规模均极大;设施均极具特色。
6. 其保存价值超越台北市自来水博物馆。
【建筑特色】:
「台南水道」整体建筑群含括各种不同之建筑构造形式,建物为西式钢筋水泥、红砖建造,坚固而优美。另水道园区,分为水源地区及净水池区二处:主要由取水、导水、净水、配水设施构成主要元素;水源地区状况保存相当完整,其中「过滤器室」屋顶结构全台少见且保存良好,十四座老式英国制快滤筒保存良好,极具保存价值;「送出唧筒室」内包括有天井移动起重机、竖轴式电动机组,现均难以再见;「净水池」建筑外观造形优美,-现况仍然保持堪用状态;净水池上方之通气排气风扇造型特殊、质料为铸铁制造。
本建筑群分为二部分,一为水源地区,另一为净水地区,总土地面积达五十六万七千八百零一点二五平方公尺,全区幅员广大,有助於後续再利用与管理营运之规划。
古蹟区相当广阔,林木茂盛,视野良好,大部分建筑仍为日治时之水道相关建筑。
【建筑景观与保存状况】:
1. 快滤桶室:
外表壁体为红砖构造,仍残留一些白色涂料,壁体-以钢条系螺丝补强,使建物历经空袭、地震与台风仍大致完整。屋瓦原为方形石绵瓦,经自来水公司整修後,已改为铁皮屋顶;-屋顶架型式轻巧却很坚固。室内 14 座快滤桶,全购自英国,桶内滤砂原由义大利进口,後改为澎湖砂。 地板原由-桧木铺设,自来水公司整修时已全部更换。
2. 旧办公室、旧检验室:
与快滤桶室连成一 L 型建筑。-检验器物柜、工作桌仍在,惟因空置久矣,遭白蚁破坏严重。
3. 火力发电机室与加压送水室:
外部建物构造与快滤桶室相同,应属同一时期建造。
-空间为适应器械运作,采挑高处理,特殊的开关窗设备,饶富趣味。
锅炉等设备虽已撤走,但部份大型机器仍留在室内,例如 4 部帮浦及滑轨起重器等,过往工作空间亦未做更动。
4. 净水池:
位在净水厂对面的小山丘上,需拾起一百八十几阶的步道才能到达,站在净水池入口处,远眺嘉南平原,美景尽收眼底。外观为天然石材与砂浆打毛舖贴於表面之仿石块做法所组成之灰色建物,形制固若碉堡,建物本身虽不大,但净水池范围则可左右延伸十多公尺至水质检验室。-以水泥混凝土建造,厚实坚稳,二侧各有一排蓄水池,因阴暗之故,现有蝙蝠栖息。
5. 量水室暨检验室:
位於净水池入口步道左侧,兀自立於一旁,外表为红砖造建物,规模虽小,形式却素朴高雅。
6. 水质检验室:
与净水池连成一气,左右各一座。
参考资料 163.26.161.130/~tust/dm/940624.-tm.tainan/tnc/b8_excavation/excavation_02-13.-tmyilin.stes.tyc.edu/~yilin29/3-1.-tm
快搜